資料圖:美國著名學者米爾斯海默
  【環球網綜合報道】香港“中評社”24日署名特約評論員一嫻文章,原題《棄台論和美國“與臺灣關係法”》,全文摘編如下:
  在美國學界,“棄台論”一直存在。最近的是著名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長文《跟臺灣說再見》。米爾斯海默相信,中國繼續崛起的後果,是臺灣終究要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最終只好告別臺灣。4天以後,同在《國家利益》網站,學者伊斯坎德雷曼發表了另一篇文章《臺灣為什麼很重要?》,為美國的臺灣政策辯護。伊斯坎德雷曼的觀點不外是老生常談,即如果美國棄台,那麼放棄臺灣很可能無法改善中美關係,而且可能大大提升中國在亞洲的局勢和戰略位置,嚴重削弱美國及其盟國,同時削弱美國在印度和太平洋的信譽並導致地區軍備競賽等等。半月以後的3月14日,美國親台議員在國會聽證會上嚴厲質詢美國務院官員,重申對台承諾,被認為是試圖壓制“棄台論”“氣焰”的舉動。
  烏克蘭事件後,中美俄重呈戰略三角關係,中國國力與影響力將再攀高峰,在中國崛起己成定局的背景下,解決臺灣問題,宏觀看,時間肯定在大陸這邊,但進入具體操作,美國仍然是重要因素。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目前看來雖有種種掣肘,但鑒於亞太地區政治經濟關係的重要,美國顯然不會輕言放棄。只要美國仍繼續實施亞太戰略,中國仍然是美國需要遏制的大國,臺灣的棋子作用就會依然存在。但兩岸若維持和平局面,未來臺灣在美國戰略佈局中的作用會減少,臺灣在美國戰略中也可能逐漸邊緣化。同時,儘管美國對中國有遏制之心,然而中美關係之複雜,彼此依存度之高,總有一天雙方都會明瞭,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爭取雙贏,是最現實最有利的辦法,而對美國來說,在現實的中美關係下,武力干預臺灣的風險和成本根本是不值得的。因此,到某一個時間節點,美國棄台不是沒可能的,何況已經棄過一次了。
  終令臺灣失望的是,美國終將不能為保衛臺灣找一個合理的藉口,或者根本不需要多少藉口。細數美國目前參加且有效的聯盟條約,除了《北大西洋條約》之外,其他的條約都包含免責條款即言明締約國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放棄履行條約義務。這就是說,除了歐洲盟友,其他盟友包括日本菲律賓,都要冒著美國不履行條約義務的風險。何況美國和臺灣現在並沒有盟約,只是有美國“與臺灣關係法”中語義模糊的條款規定。
  但“與臺灣關係法”畢竟是一部國內法,倘使中美因臺灣出現衝突,國會親台議員也不會善罷甘休。美國國會通過的“與臺灣關係法”,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在當時完全是國會壓力政治運作的產物。時隔35年,每逢中美因涉台關係有起伏,最起勁的就是國會那些親台議員。
  眾所周知,美國國會議員的行動準則,最重要的是爭取連任,相關因素有意識形態和選區利益。解決中美在意識形態問方面的分歧需要時間,選區選民的意願,則是可以著手就做爭取的努力。選區選民的意向,是國會議員的著眼點。例如親台的重磅議員美國聯邦眾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選區在加州第39選區,區內臺灣籍移民眾多且積極出錢出力。去年有一年輕華裔挑戰羅伊斯,就在是否親台問題上落下風,因此羅伊斯在親台問題上極力奔走不遺餘力。其他有“臺灣連線”議員的選區,臺灣籍的選民起的作用很大,反觀大陸移民,則完全沒有影響,實際上現在在美華裔移民,儘管有意識形態區別,但支持統一的人群遠較支持“台獨”的來得多,問題還是缺乏有效的組織,不團結,因而無法形成選舉壓力。從這次加州SCA5提案,華裔選民以選票為利器施壓議員,導致提案最終被擱置來看,這方面是可有作為的。
  聯邦眾議院“臺灣連線”是成員規模最大的涉外連線組織之一,很多加入的議員都年富力強,如果這些議員不改變做法,親台及遏制中國的勢力恐怕將長期存在,“與臺灣關係法”也將隨著這些議員的支持和運作而長期存在。但這些議員在國會究竟不是占絕大多數,事實上提出廢除“與臺灣關係法”的也大有人在。同時,臺灣“台獨”組織的院外游說是公開的秘密,既然美國允許院外游說,中國大陸也可照此辦理。此外,中國大陸應該把經貿關係和臺灣問題聯繫起來,對有選區利益的議員施加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可為的。
  如果美國國會多數議員最終能夠在影響中美關係的臺灣問題的美國利益上取得現實共識,廢除干涉中國內政的“與臺灣關係法”,“棄台論”才有可能加速變成現實。  (原標題:港媒:現實中美關係下 武力干預臺灣根本不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55onjqj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